與病毒共存可能嗎?非醫藥專業的一般大眾該怎麼辦?在疫情開放後,每年數以萬計感染的生活環境,你準備好了嗎?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暨全球衛生高階研究員Luciana Borio說:「新常態的願景,是嘗試以更有紀律的方法來應對這場危機。」
針對多領域的公共衛生策略整合
一本於3月初出版、長達 136 頁的報告『下一個常態:共存路線圖』(Getting to and Sustaining the Next Normal A Roadmap for Living with COVID),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議題研究部門的副教務長,同時也曾是拜登政府的 COVID-19 顧問委員會成員Ezekiel J. Emanuel,帶領53位流行病學家、臨床與生物實驗室學人員、政策經濟專家和兩黨幕僚組成的撰稿團隊,彙整全面意見,內容描繪了擺脫新冠大流行的路徑,該報告概述了美國如何應對各區域疫情的挑戰,以及如何為未來的生物安全威脅做好準備。
而作者群對於所謂的路線圖將新冠病毒作為需要加以管理的持續威脅,這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改進,從更有效地監測變異株,和並其他相同傳染途徑的病原體一起整合改進醫療與公共衛生的管理系統、解決建築物隔離通風問題,到繼續投資抗病毒藥物和更好的疫苗。也呼籲為患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提供易於檢測的機會,如果他們對新冠或流感呈陽性,也接著要有提供相關抗病毒藥物的快速管道。
這份的出版,正值一個關鍵時刻,當病例數量下降、新冠疫情造成長久以來的疲勞,以及由近期烏俄戰爭的衝擊,有可能將感染控制的時程規劃推到更後面、包含降低對 Covid 應對措施的注意力和整體轉移資金的風險。
該報告建議,對疫情應該從僅針對這種單一疾病的反應轉變為多種呼吸道病原體預防、緩解和治療的系統工作。
專家預測的三種狀況:一種樂觀,一種悲觀,或介於兩者之間。這將取決於整體疫苗覆蓋率,後天感染建立的混合免疫力,以及其續航力,以及病毒的突變是否使其更具傳染性或更致命。
專家預測,在樂觀的情況下,當免疫力保持不變且病毒不會演變為引發更嚴重的疾病時,美國每年 Covid 死亡人數可能會保持在 15,000 至 30,000 人之間。他們警告說,在規模的另一端,如果出現更致命的變種並且免疫力減弱『導致特定年份的發病率顯著提高 』!
死亡人數可能是樂觀情景的近 10 倍。在中間情景中,他們估計每年可能有 30,000 到 100,000 人死於新冠病毒。所以整體建議是,目標應該是將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年度死亡人數控制在每年約 60,000 人,這大致相當於流感在嚴重流感季節造成的死亡人數。
很多人對於疫情的關注其實比較注重感染科專家的面向,但是在建築物的感善是未來的難題,因為它才是措施鬆綁、開放時的重要配套工程,降低整體陽性率並降低死亡率的另一關鍵,另一個困難是,隨著全世界大流行似乎正在緩解(但是每個國家速度不同),人們應對與準備,其關注也將會減弱。
該如何應對?技術開源分享、提高供應降低負擔,將成為趨勢
3月8日莫德納宣布將啟動「mRNA Access」新計畫,建立出在世界各地皆可取得 mRNA 疫苗技術的平台,並不在中低收入國家強制執行相關專利,做出大家可以分享技術與研究進度的平台,間接擴大產能,也同時研發其他疾病的疫苗如HIV病毒、利百病毒及茲卡病毒疫苗,作為全球公共衛生策略。
從疫苗緊急授權讓簡化認證成為產學界新的思考,技術開源分享也是未來趨勢,這會改變我們整個產業型態,而這也許並不會只有疫苗,因為我們未來對於預防與治療的供應將會越來越供不應求,這是原本就有的趨勢。
根據Statista 健康市場調查和預測:新冠疫苗的全盛期預計將在 2026 年結束。但是比新冠疫苗負擔更大的,是抗癌藥物,的銷售已經遠遠領先於其他藥物類別,預計到 2026 年它們產生的收入將增長得更大。
2021 年,抗癌藥物的銷售額達到 1760 億美元,是排名第二的疫苗產業銷售額 886 億美元的兩倍多。到 2026 年,癌症藥物銷售額預計將翻一番,達到 3206 億美元。
在未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癌症發病率本身也在上升,投入癌症研究的資金意味著新藥的問世,但也需要思考更多降低價格負擔的方法,每一樣疾病領域都有類似的問題。
醫藥產業往更人性的內部環境邁進
在疫情期間,其實多數歐美國家的醫療人員已經大量損失,多數不是職場上染疫,而是情緒疲勞之下不願再重返崗位。
從歷史上來看,為您提供服務量能的基層員工,常不願尋求心理的支持,其環境安全機制也未必會被重視,這會在既定壓力下造成你整體生產的品質下降。醫療體系本身就有這方面的問題,又尤其所謂醫療量能遭到挑戰時。
自各地疫情以來,醫療系統本身需要消除第一線工作者接受心理健康治療的所有障礙,並要認知不能限制選擇:只有單一模式應用在所有系統,提升易於安排的諮詢十分必要,也重視所有安全流程,並提供免於來自各種形式的情緒疲勞與傷害的環境,變得非常重要。
多領域的公共衛生策略整合、生物技術開源分享、產業邁入供應負擔更大的挑戰,以及更人性的內部環境需求,是我們下一步新常態要達到的各種里程碑,但是這顯然是跨領域溝通才能彙整出來的,政府應該要隨時整合各方專家、與有實際經驗的工作者有依據的意見與需求,才能再共存中找到永續的位置。
姜冠宇 醫師撰文
【本文僅為衛教知識,禁止任何商業使用,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