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時常從幼童時期就開始發作,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家庭照護、人際關係,都造成一定的負擔。目前的治療方式仍以西醫為主軸,而西醫皮膚科針對這個疾病建立了治療指引。

 

在2020年公佈的治療指引中,治療手段分為三線,分別為:第一線治療-潤膚劑、局部皮質類固醇、抗組織胺、治療性的病患衛教;第二線-局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短期使用高劑量全身性皮質類固醇、光照療法、局部與全身抗生素;第三線-全身性免疫調節劑、抗菌劑、替代療法。其中,中醫藥治療就被歸類在替代療法之中。在現今西醫為主流醫學的前提下,中醫藥治療被歸在替代療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被排在第三線治療就稍嫌可惜。

 

 

根據研究,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未來引起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的機率偏高,故早期的病情治療及控制就顯得相當重要。

 

若能及早控制病情,對於患者的生活作息、健康發展、醫療支出,都能有正面的影響。在中醫的歷史中,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描述其實不少見,如:《諸病源候論‧浸淫瘡候》:

 

「浸淫瘡是心家有風熱,發於肌膚,出生甚小,先癢後痛而成瘡,汁出侵潰肌肉,浸淫漸闊,乃遍體」、《外科証治全書‧癬》:「胎癬,俗名奶癬,生嬰兒頭面或生眉端,搔癢流脂成片,臥則延及遍身」、《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四彎風》:「此證生在兩腿彎、腳彎,每月一發,形如風癬,屬風邪襲入腠理而成,其瘡無度,搔破津水,形如濕癬」等。若再將這描敘述拆解、重新組合後,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中醫對這個疾病的認識:

 

中醫 西醫
熏發皮膚 紅、腫
浸淫、膿汁、流脂成片、濕癬 滲液
先癢後痛、瘡癢搔之、搔癢無度、搔破 癢、抓痕
癬皮如甲錯、白屑、癬疥 硬皮、苔癬化
乾燥、乾斂 乾燥
煩躁、日輕夜甚 失眠
面上、頭面、眉端、頭項 臉頰、頭面
兩腿彎、腳彎 肘窩、膕窩

 

有了這樣的比較,再搭配中醫的理論基礎,就可將「急性期─慢性期」的發作視為邪氣「火熱─濕─瘀」在身體裡的動態變化。

 

急性期─最常求診的時機

 

身體裡的「火熱」特別的旺盛,搔癢感特別的明顯。發作的地方也就紅得特別厲害,甚至會覺得皮膚熱熱的,因此這個時候身體的不適感會特別明顯,甚至會有出血、溢流組織液的情形發生。這個時候的處裡就會以降火熱的藥方為主,然後再依據其他症狀例如睡不好、舌頭紅、口乾口苦等症狀做細部調整。當然,這時候合併使用外用藥物(不論中西藥皆可)才可以讓症狀盡早的緩和下來。

 

慢性期─避免後遺症、注重外觀的時期

 

這個時候的癢已經不像急性期一樣令人難以忍受,但在休息或睡覺時仍然會不自主地想要搔抓。皮膚癢疹處也沒有這麼的紅腫,受損的地方漸漸癒合。但由於皮膚反覆地承受發炎反應的襲擊,會呈現乾燥、脫屑、增厚等狀況,有的時候還會滲出淡紅~淡黃色的組織液,而這時身體中的邪氣處於「濕-瘀」為主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治療方針就與急性起有了差異,降火熱藥物的比重會隨之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祛濕、化瘀的藥物。相較於降火熱藥物的抗發炎功效,祛濕、化瘀藥物則是促進受損皮膚的修復,外用藥物也可以選擇比較溫和,或是不含藥物的保濕劑。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並非單一性的,因此每個人的治療經歷往往相差甚大,但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治療對於症狀的改善程度有多大、對生活品質的改善能有多大的幫助,所以「沒有最好的治療,只有最合適的治療」。

 

以一些統計報告為參考,中醫藥對於急性期的異位性皮膚炎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服藥劑量或頻率可能必須增加,而慢性期若能搭配中醫藥治療,患者的生活品質可以得到改善,外用類固醇的用量也可以逐漸地降低。然而對長期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患者來說,不管是哪一種治療方式都要經歷一段長期抗戰,但建議患者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切勿濫用偏方,以免讓病情加重。

 

良元中醫診所 黃奎曄 院長 撰文


【本文僅為衛教知識,禁止任何商業使用,未經同意請勿轉載】